王仁璐生於1942昆明,幼年成長在少數民族眾多的雲南,對他一生的舞蹈生涯影響頗深。少年時期即隨父母親移居美國,曾經是哥倫比亞大學醫科的學生,棄醫 投入舞蹈藝術對她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區別,因為舞蹈與醫學一樣關心的是人類的身體,對王仁璐而言,舞蹈或許比醫學更超越的探討著許多科學儀器無法測知的身心 領域。

一九六八年,王仁璐首次在台北中山堂公演《白蛇傳》,在王仁路充滿華人文化記憶的作品中,平劇裡秀雅妖艷的白娘娘,忽的化為一位激情不羈的女性,開場就是 白蛇與法海的衝突,現任文化大學舞蹈系老師盧志明當時飾演法海,後來到紐約成立陳學同舞團的陳學同飾演許仙,整體節目的印象,筆者在一九八五年發行的《點 線面》雜誌中,如此敘述著自己對這場舞蹈的記憶:「我沒有想過現代舞是可以這樣跳的,更未曾感覺到平劇的動作與緊身衣同時出現在舞台上有什麼衝突,就這麼 自然的,我第一次接受這種東西舞蹈的融合,並在我現代舞蹈的認知過程中,立下了一個註腳,當時在我稚嫩的舞蹈視野,王仁璐顯得如此的高不可及,尤其她那些 充滿哲學意味的小品、輪迴、蛻進、眾相……。」除了表演,王仁璐隊舞蹈堅持的認知,也讓我印象深刻;「現代舞也有她的責任與自律,不是想飛就飛,想睡就躺 下來。」「現代舞的創作要嘛就大成功,不然就徹底失敗,沒有中庸之道可循……。」

一九七一年的夏季!鄭佩佩的舞蹈夏令營,王仁璐引領十來個年齡參差的舞者坐在平滑的地板,大家手牽著手圈起來,不是跳舞、閉上眼,透過回響的合聲,喚起心炙 的共鳴,她說:「如果我們要一起跳舞,我們確實需要共鳴」。二個星期的課程,繁複交錯在生活與舞蹈的理念中,簡單的時候,如同遊戲,複雜的動作又是那麼的 層次、方向、分明。我感覺到他不是在傳導一項表演藝術,而是讓舞蹈的理念滲透到人的生命底層。

一九七二年她與先生哈伯樂,組成了「新集」一個嚐試在自然界中舞蹈的舞團,她早期的作品「金山」描述大陸華工赴美開墾的艱辛歷程,從「金山」到「靜與光之間」蟬說……。

我個人在舞蹈史的研究過程中曾經仔細琢磨著王仁璐的作品,無疑的看過「金山」的錄影資料,將會由「金山」的畫面聯想到雲門的「薪傳」。「金山」、「薪傳」 的浮光掠影閃爍著台灣、美國兩地華人靈犀共通,透過舞蹈呈現祖先開疆闢土的史詩。相關於王仁璐的作品影像資料可在美國林肯中心的舞蹈圖書館,長提的藝術視廳中心獲得訊息。

撰文:陳玉秀 老師

陳玉秀老師曾任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教授,1975年獲得韓國慶熙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。2003年擔任臺北孔廟委員,從2000年迄今,應聘為振興復建醫學中心骨科部顧問,進行人體動態功能研究室之研究。專長領域為舞蹈教育、臺灣舞蹈發展史、雅樂舞、東方肢體方法論、舞蹈藝術論;主要研究為雅樂舞、人體動態功能。主要著作有《雅樂舞的白話文》(1994,萬卷樓出版)、《我家的小舞者》(1989,中國時報出版)、《韓國唐樂舞研究》(1981,弦歌圖書出版)。主要論文有:「由雅樂舞探討古人身心動態的基礎」(2003.11)、「古樂舞主體覺之探索與再生」(2000.10)、「儒家教原創精神對當代舞蹈藝術的價值」(1997.4)。